《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

更新时间:2025-10-13 19:51:00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当时间定格在那一刻,瞬间的永恒便成为心中一道难以抹去的风景,我不会忘记——那一瞬间。

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有太多镜头让我难忘。短短的几秒,也足以让人慢慢回味……

镜头一:地震来袭

大地一声怒吼,震醒了睡梦中的人们,也震碎了一颗颗不断颤动的心。主人翁元妮家的天,塌了。“大强!……”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号,丈夫永远地离开了。地震在她的心上划下一道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口,这就是一场噩梦!

镜头二:艰难抉择

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埋在地下,焦急等待的元妮却被告之两个孩子只能救活一个。孩子是爸妈的心头肉,少了谁都不行。元妮苦苦哀求“两个都要”,可现实是残酷的,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绝望的元妮最终选择了儿子。一句“救弟弟”浇灭了方登生的希望。元妮抱着方登,那痛苦的表情,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让人难忘……

镜头三:破镜重圆

从死人堆中爬起来的方登,将仇恨的种子埋藏在心中。时间没有让她淡忘一切,仇恨的种子反而如野草般发芽疯长。这让她宁可在养父母面前假装失忆,也不愿提起自己的亲生父母。2008年汶川地震,身为志愿者的方登、方达姐弟意外重逢,方登才见到了32年未见的母亲。盆中洗干净的西红柿,是母亲买来兑现32年前那晚给女儿买西红柿的承诺的。但这更是一个母亲爱孩子的心。身为长辈,为了能够让女儿原谅自己,元妮下跪了,让心灵震撼的镜头融化了女儿心中的坚冰,最终破镜重圆。

元妮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她也是伟大的。命运的不幸没有将这个柔弱的女人打倒,生活的磨砺让她更加坚强。为了逝去的丈夫,她不再嫁人;为了能让丈夫和女儿找到回家的路,她宁可住破旧的小屋,也不愿搬家,一张张薄薄的纸钱寄托了她对丈夫和女而无尽的思念;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儿子上学期间,她总会多领一套课本留给女儿!她其实是爱女儿的。只是当时重男轻女的观念让她将希望的天平倾向了儿子。

雪浓于水的感情并不会因为有人放弃了生命而从此消逝。爱其实一直都在。纵使放弃了女儿的生命,元妮一直都没放弃对女儿的爱。

《唐山大地震》将地震中的惨象呈现给观众。但是,它更反映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忠贞不渝,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浓浓母爱,一个女人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的坚强不屈。它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即使只有短短几秒钟,即使它只在我的视线中短暂停留,令人震撼的瞬间,让我难以忘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方登方达本是一对姐弟,和父母生活得很幸福。当1976年唐山大地震来临,原本幸福的一家就这样被无情地拆散,从此天各一方。过了几十年后,一家人再次因为一次大地震而团聚。

片中的母亲李元妮在片头给过女儿一个承诺“明天,妈再给你买西红柿。”明天,一个多么平凡的字眼,在我们口中像这样的明天太多了,又是,我们确实是因为某种原因,把事情暂搁到了明天,可有时,我们是否在“明天”真正的解决了这些事。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树,看似枝繁叶茂,充实繁密,然而秋风一打,树上的叶子便都会随风飘零了。往往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根本都还 没有来得及,,仔细看一看,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我们往往太过熟悉,熟悉到我们总是会天真地认为他们永远都会陪在我们身边,永远,都不会消失。然而当灾难降临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人类永远都是微不足道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点点小小的变动,都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很多。往往这时,我们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贵,因为失去了,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失去。

相比于经历过天灾,经历过人祸的人来说,原来,我们平常平静的生活也是一种奢侈。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做到知足常乐,也是一种幸福!“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叫做没了。我们没有失去过,所以不知道什么该珍惜。我们尚未为人父母,所以不知道儿女对父母到底有多重要。我们未曾经历真正的灾难,所以不知道一个人在灾难面前究 竟会无助到什么地步。我们还 没有经历“没了”,所以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没了”。

人心有座城,易毁难修。

23秒,32年。

与其说是灾难来临的那23秒,不如说是一个母亲做出决定的那23秒,一个23秒的决定毁了母女心中的两座城。整整32年,母女俩就守着心中的那座废墟过日子,倘若不是汶川地震,她俩会守那座废墟一辈子。

看完电影,我觉得;哭了就是哭了,感动了就是感动了。无关故事的好坏,无关电影镜头的华丽与否,无关它的商业价值。

有关的只是珍惜眼前的事物,不要错过任何不该错过的东西。很多人总是恐惧着世界末日的到来,然而恐惧又有何益,我们既然无力对抗自然,还 不如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学一些知识多陪陪我们的父母亲朋。我们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决人生中每一个未了心愿,但我们至少可以。可以多珍惜一下身边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昨天晚上,我和父母一起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让我禁不住流下一排排热泪。

爸爸打开了百度观看这部电影。一会儿,电影开始了,主角有“方大强”“元妮”“方登”“方达”。里面讲了,在1976年里的一天,方大强和妻子元妮在夜里去工作,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感觉有点不对劲,车子竟然动了起来,下车一看,原来是地震,元妮一看,就吵着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强阻止了元妮,自己却跑进了倒塌的楼房内,到了早上,方大强的尸体才被清理出来,元妮很伤心,不过她一想,还有两个孩子呢,还要救他们那。于是,便找了起来,就在她绝望的时候,有人喊:“元妮,方达和方登在这里,快来看一看那。”元妮一看,正是她的两个孩子,可是,当人们发现,如果,撬方达那边的话,那方登就会有事,如果,撬方登那边的话,那方达就会有危险,当人们告诉元妮的时候,她的心里又落上了一块大石头,人们再三询问元妮的时候,元妮犹豫地说:“救弟弟,救弟弟!”可当时,姐姐方登是清醒的,这话她听到了,她哭了。当人们把姐弟俩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几分钟后,元妮跟着一辆车走了,过了一会,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浇,奇迹般的醒了,她被一个武警送到了一个集中营,随后就被一对好心人领走了,她在忧伤中长大了,她去学了医。方达从一个拉小车的工人,干到了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方登和方达,都去了救灾现场,他们偶然相遇了,并相认了,方达带方登回了家,他们的妈妈一看方登回来了,就忍不住跪了下来。

方登和她妈妈相认了相认了,带她去了墓地,看了方大强的墓地。方登伤心的哭了,她后悔自己折磨了妈妈32年,32年中连一封信也没给妈妈寄。

其中的养父,养母给 ……此处隐藏7536个字……遇难者表示哀悼,更向灾难中坚强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今天我看了一场电影,名字是《唐山大地震》,电影向我们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元妮一家的遭遇。

在突如其来的地震面前,所有楼房在23秒内都变成了废墟。元妮有幸逃了出来,可她的丈夫却为了救她而掉进了地震形成的裂缝里,再也没出来。元妮疯了般地寻找她的一对龙凤胎儿女——八岁的方达和方登,终于她在废墟下面发现了他们。当救援人员赶来时发现这对姐弟不幸地被压在同一块预制板的两端,如果救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就得被压死。元妮发出了绝望的哭嚎:“都得救呀!都得救呀!”救援人员发出了最后通碟,如不尽快做出决定将去别处救援,万般无奈下元妮做出了救儿子的决定。听到“救儿子”这三个字,她的女儿方登顿时心如死灰,眼泪冲出眼框,并喃喃着:“妈妈,救我!妈妈,救我!”很快方达、方登被挖出,元妮抱着方登嚎啕大哭,感觉对不起女儿,方登被放入尸体摆放处。因为方达受伤,她很快就随儿子到医院救治,最终方达失掉了一只胳膊。

一场大雨过后,奇迹出现了,方登被雨水冲醒了,她很快被解放军救起,并送到安置处等待家人认领。由于家里人都以为她死了,所以等了好久也没人来认领她,这时,一对参加救灾的解放军夫妻领养了她,并给予她良好的教育,成为一名大学生。方登心中始终忘不了妈妈救弟弟的选择,并对妈妈充满了仇恨。

32年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方登想起了当年的唐山地震,所以她决定去当医护人员拯救他人。方达也前往汶川当志愿者,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方登遇到了弟弟方达,并互相知道了对方的身份,她决定跟随弟弟回家。

到家后,方登发现自己和父亲的遗像正挂在墙上,再看看下面,是洗好了、泡好了的西红柿,想起了在唐山地震那天晚上的事:方达和方登都要吃那唯一一个西红柿,元妮说:“方登,你大,把这个西红柿让给弟弟,明天妈妈再给你买。”结果那天晚上大地震,方登再也没吃到妈妈买的西红柿,妈妈遗憾终生。看看遗像,再看看盆中的西红柿,她知道妈妈没忘记她,心中的恨顿时无影无踪了。

看电影时,我多次被电影中的画面感动,多次泪流满面,深深地融入于电影情节之中。虽说是部灾难片,但电影中充满了爱,有祖国对受灾地区的关爱;有志愿者、解放军对受灾群众的爱;有亲人间血浓于水的真爱。

爱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要懂得爱,体会爱,释放爱,让爱充满世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吃午饭的时候重温了遍《唐山大地震》,刚开始便是震后满目狼籍的景象,心里难受的要命,觉得饭也变得难以下咽。周沫和雅菲都不在家,我一个人看着电影,很快便投入剧情。

元妮为选择救哪一个孩子而痛苦挣扎的时候我的眼泪也跟着流下来,奶奶要把方达接走元妮看着车离去我掉眼泪,奶奶于心不忍让方达下车我流泪,方凳为了把孩子生下来宁愿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我哭,后面母女相认时妈妈洗好了一盆西红柿对已经中年的女儿说:“妈没骗你。”的时候,难过的喉头哽咽,简直想放声恸哭。还有最后打开女儿的墓地,里面放着给她的从小到大上学的课本。

影片写实又残酷,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都爱。但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她总是更偏向儿子。只有一个西红柿了,两个孩子都想吃,妈妈却直接拿给了弟弟,并对姐姐说:让给弟弟吃,妈明天再给你买。但殊不知以为的明天却是32年后。所以,当一块水泥板一头压着一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时候,最后会被救的那个人是弟弟是早已经注定的事情了。但是,在妈妈面临选择的时候,姐姐还是充满了希望,她一动不动的睁着眼睛在水泥板下等妈妈做那个决定,这个时候她在想什么呢?应该是想活下去吧,小孩子都是自恋的,她会觉得妈妈其实是爱自己更多一点的,妈妈应该会选我的吧。可是,妈妈说,救弟弟。姐姐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人到底是什么啊?人为什么而活呢?生物书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应该是主要以生存为目的吧?可是,这么说好像很对,但是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一个人也可以生存啊,可那样的生存还不如去死。人类还需要爱啊。我们辛苦奔波,痛苦挣扎,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是更被爱的那一个。

可是不是,自己不是更被爱的那个,妈妈选择了弟弟。我被抛弃了。

从此,这便成了方登一生的梦魇。

但是,她还是活了下去,带着被遗弃的恐惧活了下去。被一个没有孩子的军人夫妇收做养女。他们待她很好,都很爱她,但养母是一个精明但却不那么有安全感的人,她总是疑心这个领养的女儿长大了会不会离开,也担心自己丈夫和这个养女会不会产生其他方面的感情。方登知道养母在想什么,所以某些时候她也要小心应付。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导演的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不知让多少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就在教师节的这天下午,我们集体观看了这部电影。

感动一生命的馈赠

故事中的父母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地震发生后,他们首先想到了孩子,地震威力巨大,所到之处,全部成为一片废墟。母亲看到两个不知所措的孩子,便向楼上冲去,父亲深知危险,便用力地将母亲向后一甩,冲进楼里,“哗”的一声,无数瓦砾压到他的肩膀上,楼房倒塌了。

生命在地震中十分脆弱,大自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将一个生命结束,而生命又是顽强的,一个男人,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换取自己的爱人。大自然虽无情,可人间处处是真情,是爱的源泉让他这么做,是心的的颤抖让他心爱的人活了下来,他将自己的爱化作生命的清泉,遗赠给了自己深深爱着的人。

我不禁热泪盈眶。

感动二艰难的选择

母亲已经失去了丈夫,而幸运的是他的孩子还活着,但又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一块水泥板下压着的是姐姐和弟弟,但她只能救一个,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命运就是这样无情的捉弄人。就在一番犹豫和挣扎中,母亲选择了弟弟。一旁的姐姐听了伤心极了。

人生处处面临着选择,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母亲选择了弟弟。如果生命可以交换的话,母亲宁可拿出自己的生命。我们在面临那样的选择是,又会怎样呢?为人父母,那个不想让自己的儿女好好地活着?我想起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失生而取之者也。我为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感到同情,感到伤心。“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鲜活的生命就那样枯萎了。

感动三深情地拥抱

造化弄人。地震中,姐姐并没有死,她的心中充满了委屈,不想回家。而母亲心中自始自终都是一片废墟。23秒,32年,母亲从头到尾都是守着废墟过日子。然而,在汶川的地震中,姐弟相认姐姐最终选择了回家。母亲乌黑的头发已变得发白,青春的脸庞也变的满是皱纹,桌子上还摆着姐姐要吃的西红柿。32年,女人一生中有多少个30年。姐姐懂了,失声大哭,与母亲抱在一起,多年的恩怨化为一个深情款款的拥抱;姐姐懂了,母亲懂了,我们也懂了,放声痛哭。为了亲情,为了理解,为了原谅。

一个瞬间铸就了32年的永恒。影片展现了人性,展现了亲情,展现了理解,展现了原谅。《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部成功的、非常感人的电影,愿在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同胞们安息,人们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