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文盲》观后感(汇编15篇)

更新时间:2025-11-02 11:14:39
《假文盲》观后感(汇编15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假文盲》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假文盲》观后感1

《假文盲》这幅漫画是著名漫画华君武在1984年1月画的,这是一幅很幽默而又具有强烈讽刺性的作品。画家借助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只图自己方便,不顾他人困难,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

画上画的是几个男子若无其事地站在“母子上车处”等车,而一位抱着小孩的妇女无奈地站在一旁。那位妇女也许在想:告牌上明明写着“母子上车处”可他们为什么还在这里等车呢?难道他们不认识告牌上的字吗?不,他们有的像工人,有的像干部,有的像军人``````不能不认识告牌上的字啊,那么为什么他们还在这里等车呢?也许那几个男子在想:管他的呢,怕什么。

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在公园里,一些人吃完了食品后,随意把食品袋、果皮等仍在地上。他们似乎不认识“请勿乱扔垃圾”的告牌。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假文盲”。草坪旁立着“请勿践踏草坪”的告牌,可仍然有人视若无睹,在草坪上蹦跳、玩耍,使草坪受到了损害。在学校里,有的同学用完水龙头后,不关紧水龙头,任其水滴滴在地上。他们好象没看见“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这个告牌。

是否遵守社会公德关系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从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为他人着想,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平、更加美好。让我们少年儿同手牵着手放走美丽的和平鸽吧!

还不错!你的观察力很好,能发现作者的意图。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美好心灵。

《假文盲》观后感2

一个寒冷刺骨的冬日,北风呼啸。

在上海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人们焦急地等待着火车。一上车处,四位男子却站在“母子上车处”的位置,难道他们是文盲吗?他们行为让在场的人百思不解。最前面的是一位男子,挺着一个大肚皮,应该是一个有钱人,他对自己占据的有利地势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呆呆地看着前方。对被挤占在一边的妇女毫不理睬。第二位男子身穿大衣,头上戴着一顶皮帽,把脑袋遮得严严实实的,若无其事地站在那儿等着火车。第三位像是一个要回家过年的打工者,他矮矮的,穿着一件厚厚的羽绒服,闭着眼睛打瞌睡一般,不理睬任何人。第四位看起来十分讲究,好像是工作多年的医生,戴着口罩,生怕被传染感冒。他们的旁边却站着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在呼啸的寒风中,她显得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那妇女怒视四周这些“假文盲”,却有些敢怒不敢言。

我们生活中有“假文盲”的事情发生吗?有!在图书馆里的墙壁上明明写了一个大大的醒目的“静”字,但里面的人却大声喧哗。在公共汽车上明明是老、幼、孕妇专座,却被几个年轻人占用,他们对上面的字孰视无睹,表情漠然,老人只好站在中间的过道上。在垃圾桶旁边也写着“迈出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但还是有很多人“远处投篮”,不时将垃圾扔在外面,弄得蚊蝇满天飞。在公共厕所里我们经常看到“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的提醒语句,但还是有人小便后不冲,使厕所臭气熏天。

我们社会要遵守公德,要有责任心,不要当一个假文盲,要当一名遵守公德的好市民,要不然学习那么多的知识,认识那么多的字又有什么用呢?

《假文盲》观后感3

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在一个公共汽车站点处,立着一块十分醒目的警示牌,上面“母子上车处”五个大字十分引人注目。可在牌子下面却站着几个大男人,他们一个个面无表情,旁若无人地站在那儿等车……这个画面就是画家华君武的作品——《假文盲》。

文盲,顾名思义,就是不识字的意思。但是“假文盲”就是指那些识字的却装作看不懂字的人。漫画里的四个男人衣冠楚楚,看起来像知识分子,但是他们还站在“母子上车处”候车,很明显,他们一个个都缺乏公德心,既无视了牌子上的五个大字,又将在护栏旁边抱着婴儿的妇女也给无视了。说他们是假文盲,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

在生活中,这样的假文盲随处可见。前几年,潮州每辆公共汽车都安上了专门的三个给老人、儿童、妇女的“爱心车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遵守公共秩序,看到“爱心车位”空着,便坐了下来。当老人走过来时,他们也不屑于顾,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多一点利他之心,这是没有公德的。在医院里,墙壁上总会贴有“禁止吸烟”的牌,但还有一些人还在医院里“吞云吐雾”,这也会危害到其他的病人啊!这样的假文盲事例还有很多……

在当今社会里,我们这些公民只有团结一致,打击这些假文盲。同时我也要奉劝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多一些公德心,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假文盲》观后感4

华君武画的漫画《假文盲》里显示的是一个车站的情景。

道口旁边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顾名思义,这个围栏杆的道路是为带小孩的女性提供方便的。而现在,站在那里的是四个活生生的男人,里面有干部、军人这些职业的,难道他们不识字吗?他们闭着眼睛,瞧都不瞧那块牌子,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有一位妇女抱着年幼的孩子,站在围栏边,可怜兮兮地望着这些身强力壮的男人,又望了望立着的那一块牌,心里疑惑不解:难道是我站错了地方?没错呀,难道这四个文质彬彬的人都是文盲?真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年轻的妇女不时地望望周围,仿佛希望有一个主张正义的人来结束这丑陋的一幕。

这幅漫画虽然简短,但意义深刻,耐人寻味,向人们指出了那些不文明、不道德的不良习惯!

在社会上,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在“禁止说话”的地方高谈阔论;在“请勿吸烟”的公交车上有人吞云吐雾;在“残疾人、老人”专座的地方却总是被年青人占据着;在草地上,有一条被人踩出来的小路,真是应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班级;班级排对时,总会有人勾肩搭背、小声说话;总有些人不按时交作业,还要连累组长被挨骂……这些不都与这幅漫画上的内容一模一样吗?他们都是文盲吗?不,绝对不是!他们只是把道德、良心什么的全部都抛之脑后了!

我们要做到自觉遵守纪律;自觉维护公共安全;自觉爱护公物。让那些不道德的人消失不见,让人间再次奏起“爱的进行曲”吧!

《假文盲》观后感5

假文盲?这是华君武爷爷的漫画,头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我还有些不解。在看过漫画的内容之后,我才反应过来。我想,看过这幅漫画的人,一定都为那些母子打抱不平吧!故事发生在一个火车站,画上画的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由于这里的旅客特别的多。车站里有块很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一位包着头巾的妇女抱着一个孩子,站在母子上车处牌子的旁边,而下面却站着些个大男人,他们是乎对这块醒目的牌子视而不见,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好像是个国家干部,他双手插在大衣口袋,一动不动;第二位好像是名军人,魁梧的身材,穿着暖和的大衣,他比前面的那位高的多,站在那里双眼紧闭;第三位好像是个知识 ……此处隐藏2841个字……君武在1984年1月画的。在一个车站里,设有一个特殊的位置,这个地方是工作人员为了儿童和孕妇而特设的,而且,他们特的在这个地方的右侧里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站”几个大字,以便于人们明白,这个地方的作用。但有四个男人不遵守社会公德,明明看到牌子,脸上却是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笔直的站在那里,一对母子也被这四个男人挤到了一旁,愤怒的看着他们,心想:这四个男人怎么这么不讲社会公德,这明明是母子上车站,他们在这里干什么?难道他们不认识字吗?

可是不像啊,他们有得像干部,有的像小学生读后感怎么写军人,有的像学者,有的像工人,不可能不认识字啊!一定是他们为了上车找到好座位,而昧着良心干这种事。而那四个男人则想:哈,站在这里真好,既不怕挤,也不用担心上车后找不到座位,真是一举两得,你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我就装做不知道。看到这幅漫画,不禁勾起了我的深思。是啊!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道德观念却大大不如以前了。公共汽车上,七十岁的老奶奶站着,而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却翘着二郎腿坐在座位上;垃圾筒周围满是果皮纸屑;在公共场所里,有许多人在吸烟,而禁止吸烟的牌子随处可见;青青的草坪被人们践踏地面目全非。华君武画这幅漫画就是想批评那些不讲社会公德的人,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这种美德,发扬这种美德,是它成为永生不息的'美德。

《假文盲》观后感12

文盲就是不识字的人,他们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但是一些“假文盲”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天,一个露天车站中的人们正在等车。一个写着醒目的五个大字的母子上车处车牌旁却站着四个高高大大的男人。离牌子最近的男人穿着棉大衣和皮鞋,一脸骄傲自大的样子,像个老板。第二个男人身材比第一个略高,头戴军帽,身穿军大衣,倒像是一个军人。第三个人戴着圆眼镜,也穿着锃亮的皮鞋,应该是个知识分子。最后一个人戴着口罩,像是个医生。这四个人都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而原本站在通道里的母子呢?早已被挤在一旁,母子俩穿得很单薄,用诧异的眼神盯着四个男人。

那四个人真的是文盲吗?若真的是文盲,看见母子也应礼让呀!再者说,人群里明明有知识分子,有军人,有医生,有老板,他们怎么会不识字呢?他们就是为了早上车,为了一己私欲,为了自己而不顾他人,他们竟然连柔弱的母子都不帮助!在我看来,与其说他们是假文盲,还不如称他们为道德的文盲。是那自私的人性使他们看不见,是自私自利蒙住他们的双眼,这种人就应该被人们唾弃!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在公园内,明明有“请勿乱丢垃圾”的牌子,可在牌子旁就有一堆飞着苍蝇的垃圾。扔垃圾的人难道没瞧见牌子吗?不,他们看见了,但懒惰蒙蔽了他们的心,他们与那四个人一样,自私、不为他人着想,他们都是道德的文盲,看不见那两块牌子。

我们应当做一束光,用爱心照亮生活,不自私自利,不要做这种假文盲!

《假文盲》观后感13

现代社会的口号是扫除文盲。我本以为现在的文盲一定寥寥无几了。可自从我看了一幅漫画后,我才知道了文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

那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画的一幅漫画,画上画的是在一个车站内,一个候车台旁,有一个牌子上写着:“母子上车处”几个显眼的大字。站在上面等车的有青年、少年、中年等,他们站在了不是他们应该站的地方。有一位妇女抱着个三、四岁的小孩却站在了一旁,因为她知道自己四抵不过他们的,只有在一旁干等着。而那几个人对于这位妇女却时而不见。

看了这幅图我便想:难道这些人不认识字吗?不,不是的。我想他们也都认识字,只是视而不见。华君武先生也许正是为了告诉大家要主动遵守规则,做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也批评了那些不知礼仪的人。

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假文盲并不少见。比如:在学校楼梯的两旁明明写了“轻声细语”或“请靠右走”等等提示语。而我们小学生常常视而不见,仿佛不认识字。从上飞奔下来,那速度比什么都快。有的更厉害,顺着楼梯扶手便滑了下来。哎,又没要他表演杂技。而且这种方法很易弄上别人,也同意撞伤自己。还比如在一些地方明明标有“请节约用水”的几个大字,而有些人并不这么做,经常洗过手不关水龙头,要么不把关紧,浪费水资源。

如今看来,文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为了图方便而假装文盲的人。同学门,我们不能做那种人,对吗?

《假文盲》观后感14

今天有机会观赏著名画家华君武的这幅《假文盲》,使我感触很深……

此画描述的是一个公交车站的情景,因为天气很冷,且等车的队伍排的很长很长。因此,部分男子为了尽早上车,走到了母子上车处,想从这里上车,不一会,这里的队伍也排的很长了。这时,一位中年母亲抱着年幼的婴儿走来,看到那如长龙般的母子上车处挤满了大男人,那对母子只好站在牌下用奇怪与惊讶的目光看着那些中年男子,就连那个小婴儿也不停地眨巴着小眼睛。而那些中年男子们视而不见,一个个装模做样,装做文盲,不认识站牌上的字:母子上车处。

这一幅漫画,通俗易懂,寓含道理深刻。让我联想到了许多生活中上午事情。

人们往往为了寻求的快捷,导致为自己留下了安全隐患,人们往往为了寻求方便,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做出了对他人不礼貌的行为。

许多人,为了过马路方便,抱着侥幸心理,越过栅栏,殊不知为,这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在校园内的草坪里,明明立着警示牌——请不要践踏草坪。可偏偏有不少学生在草坪里嬉戏。

互相谦让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现在我们仍然要发扬这种良好的品质。只有学会互相谦让,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信任。让我们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共同杜绝下一个假文盲的诞生!

《假文盲》观后感15

这篇漫画主要画的是在车站里,设立了一处“母子上车处”,顾名思义就是给母子专门上车的“绿色通道”。可谁知,现在站着的却是四个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衣着光鲜,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寒风凛凛的冬日中候车,但一旁有一位抱婴者,显然是被那几个“披着羊皮的狼”挤出来的,娘两衣着单薄,在风刀霜剑中瑟瑟发抖。华君武先生创作此画的目的就是为了批评讽刺这种假文盲现象。但是那母子俩也太懦弱了,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阻止这些情况发生,另外这个车站的管理员也应该帮助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多多关心弱势群体,不能让“文盲病”在城市间传播。

虽然这幅漫画是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但在现在也一样适用,在我们生活中一样存在着假文盲。比如在公交车上,每辆车里都会设立一些老幼病残抱婴者专为,可坐在上面的全是身强力壮年轻气盛的青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站在摇晃的车厢里,艰难的扶着车把,眼巴巴的看着这些专位被人占有;绿荫上,明明写着“不可进入”的标语,可是里面却热热闹闹,小孩进去不懂事就算了,可是大人居然也不懂事,居然还进去摘花爬树,真是不可理喻啊……像这种现象还有很多,都是人们的私心在作祟,从这种种迹象可以看出人们的私心太重了,总是以自己为重。

我身处广州市,还有不久即将迎来亚运会,又加上在创卫,如果不杜绝“假文盲”的产生,会给外国人一个多不好的印象啊!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为更好的明天加油吧!

《《假文盲》观后感(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